一年一度的冬至如期而至。
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。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《晋书》上记载有“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……其仪亚于正旦。”
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,此后,白天慢慢变长。因此,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,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。
二十四节气的“冬至”,也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。我们也将从今天起正式进入“数九天”。
汉阳爱尔眼科医院专家介绍“,冬至”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数九”,冬至为“一九”的天,到“三九”前后,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,天气也最冷,所以说“冷在三九”。另外,“冬至”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北方吃饺子,南方吃汤圆。
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”
饺子,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,便叫其弟子搭起医棚,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,捞出来剁碎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做成一种叫“驱寒矫耳汤”的药物,施舍给百姓吃。后来,每逢冬至,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形成了习俗。
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
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的说法。冬至吃汤圆,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汤圆也称“汤团”,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”。“冬至团”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
依着我们当地的风俗
冬至这是要吃点汤圆的
虽然汤圆甜糯适口
但是不可多食
汤圆的含糖量在14%-17%,汤圆的外皮大多是用糯米制成,其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,糯米的升糖指数比普通的大米还要高,如果内馅中含有花生、芝麻、动物油脂等材料,在人体内转化为糖分后,对血糖影响仍很大。糖尿病患者应慎食。
汉阳爱尔眼科专家说: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,如不及时治疗,会导致双目失明。这种失明是不可治的,晚期病变后即使眼内注射药物、手术、激光治疗全用上,也难以恢复视力。此外,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优劣亦密切相关。凡血糖控制良好者,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,病变程度较轻;控制不良者则相反。